正文 |
义务编纂:张义凌
点击进入专题
资料图:饶宗颐在广州参观“紫石风华(砚)、修心养德(琴)、怡心雅茗(壶)”展览。中新社发 陈骥? 摄学术造诣上的刺眼光辉,并不掩饰饶宗颐在艺术方面的成绩。他精晓古琴,还是撰写宋、元琴史的首位学者。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学高深的研究,同样体现在书画作品之中:饶宗颐所绘荷花素有“饶荷”之称,以天然的荷花姿影为其形,以古人的墨笔荷花为其韵,以心中的清涟高洁为其神,即成“饶荷”之貌。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6日清晨,国学巨匠饶宗颐逝世,引发各界哀悼。因为学识广博,他曾被钱锺书先生称为“旷世奇才”,被学界尊称为“全部亚洲文明的自豪”。但可能大家并不晓得,这位学者在得益于家学的同时,必定水平上仍是“自学成才”。
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”,如网友所说,愿这位国学泰斗一路走好。(完)
之所以有如斯美誉,是由于饶宗颐的研讨范畴称得上是贯通古今、浏览普遍:从夏商至明清,经史子集、诗词歌赋、琴棋字画,简直无一不精;甲骨文、梵文、楚汉简帛……多少乎无一不晓。他还精通英语、法语、日语等多国语言文字,先后出版著述几十部。
约十六七岁时,饶宗颐开端收拾父亲饶锷的遗著《潮州艺文志》,缓缓锋芒毕露。此后,饶宗颐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,并于1965年至1966年在法国国破迷信核心研究敦煌写卷,将治学领域一直拓展、延长,终极成为学界泰斗,被誉为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。
固然光环无数,但一贯恬淡名利的饶宗颐却漫不经心,他曾说过,当初“大师”高帽满天飞,太多了,“实在大师本来是称说跟尚的,我可不敢当”。2003年,饶宗颐捐出本人大局部的藏书,在香港大学建成饶宗颐学术馆。在尔后的岁月里,他始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奔走,从不懈怠。
材料图:国学大家饶宗颐缺席画展揭幕礼。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2018年2月6日,101岁高龄的饶宗颐寿终正寝。新闻传开后,良多网友自发在网长进行吊唁,有人将他称为“未曾谋面的老师”“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”,还有人写下了“世上已无饶宗颐,天上又多文曲星”语句送别,痛惜之情不问可知。
原题目:国学大师饶宗颐:不仅是学界泰斗,还粗通书画
为何如此爱好荷花?饶宗颐曾说过,那是因为父亲为他取名“宗颐”,就是期望他宗法宋代办学大师周敦颐,而周敦颐毕生喜爱荷花。
1917年,饶宗颐诞生在广东潮安。父亲饶锷亦是著名学者,在故乡建起了图书馆“天啸楼”。少年时,饶宗颐感到学校教导并不合适自己,情愿躲进“天啸楼”自学,在父亲的悉心教诲下,逐步打下了深沉传统文化基础,dx7k.cn。
此外,饶宗颐还是第一位讲述巴黎、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,也第一个体系研究殷代贞卜人物,并出版了专著。1962年,饶宗颐取得法兰西汉学院颁发的“儒莲汉学奖”,这个奖项被誉为“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”,他也因而与罗振玉、王国维、郭沫若、董作宾并称为“甲骨五堂”。
资料图:饶宗颐。中新社记者 陈骥? 摄“我有五个基本来自家学,一是家里练习我写诗、填词,还有写骈文、散文;二是写书画画;三是目录学;四是儒、释、道;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式。”饶宗颐曾幽默地说,自己是“命里注定要去做学识”。
同时,饶宗颐亦精于敦煌学研究,恰是他,首次将敦煌写本《文心雕龙》公之于世,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;而他独立出版的《敦煌白画》一书,则弥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缺。
![]() |
|